与此同时,临野市的一家维修店。
雨点砸在老王家电维修的卷帘门上,发出沉闷而持续的“噼啪”声。林琦坐在工作台前,昏黄的灯光将他专注的身影投在堆满零件和工具的墙壁上。
他刚刚送走冒雨来取收音机的李大爷,空气中还残留着一点老人身上的湿气和烟草味。
工作台上,除了几台待修的电视机主板,最显眼的是一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是一个由裸露的电路板、自制感应线圈和一块磨砂玻璃面板粗糙拼合而成的“怪东西”。它连接着一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,屏幕上正显示着复杂的波形图和调试界面。
林琦的指尖正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个微小的电位器,屏幕上的线条随之产生微妙的波动。
他呼出一口气,不是疲惫,而是调试取得进展时那种全神贯注后的松弛。
“小子,这玩意儿……真能成?”老王叼着烟斗,蹲在一旁的旧轮胎上,眯眼看着林琦手下那块越来越复杂的板子,浑浊的眼里带着好奇和一丝难以置信。他收留林琦,起初只是看他干活利索,手脚干净,又肯吃苦。但很快,他就发现这小子脑子里装的东西,远比他修过的任何一间物品复杂百倍。
“快了,王叔。”林琦头也没抬,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和疲惫,“核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,笔尖移动改变线圈磁场,精确定位坐标。压感通过笔尖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实现,模拟不同力道下的线条粗细和透明度变化。”他放下螺丝刀和洛铁,拿起旁边一个用废弃平板电脑屏幕改造的显示模块,小心地接上线路。屏幕上瞬间亮起一片柔和的光,呈现出粗糙但可辨识的网格界面。
“乖乖……”老王啧啧称奇,“你这脑袋瓜子,不去念大学,真是糟蹋了!”话虽这么说,他看向林琦的眼神却带着真切的欣赏。
林琦扯了扯嘴角,没说话。大学?那条看似光明的坦途,早已被祁家的阴影和他自己的选择堵死。
他现在的路,就在这堆废弃的零件和冰冷的电路板里。他现在就想研发的是一个结合了高精度触控,压力感应和智能画板原型机。
灵感来源于他无数次在教室后方,看到慕煜握着铅笔时那专注而流畅的姿态,以及她指尖下诞生的美妙线条。
他想捕捉那种“感觉”,让冰冷的科技也能传递艺术的温度。这个被他命名为“启明”的原型机,是他破釜沉舟后,为自己点亮的唯一的一盏灯。
“王叔,那批旧手机主板拆完了吗?我需要里面的陀螺仪芯片。”林琦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肩膀,问道。
“拆好了,都给你分门别类放好了!”老王拍拍屁股站起来,“你小子就是个吞金兽!光买那些二手零件,花光你那点退学补偿金了吧?”
“嗯。”林琦看着工作台上简陋的“启明”雏形,眼神坚定,“值。”
就在这时,车库破旧的卷帘门被敲响了,声音带着点迟疑。
林琦和老王对视一眼,警惕起来。老王示意林琦别动,自己走到门边,拉开一条缝:“谁啊?”
“王叔,林琦,是我,杨哲。”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。
林琦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,在他退学后的某一天这小子突然在这座城市找到他,也唯一还知道他下落、并且偶尔会溜过来的朋友。
林琦起身,走过去用力将卷帘门推高一些。杨哲敏捷地钻了进来,带来一股室外的寒气和雨水的气息。
他一边跺着脚甩掉鞋上的泥水,一边夸张地搓着冻得通红的手:“这鬼天气!雨下得跟天漏了似的!喏,给你带的,还热乎呢!”他把一个油纸包塞到林琦手里,是街角那家有名的肉包子,香气立刻在充满焊锡和机油味的车库里弥漫开。
“谢了。”林琦接过包子,放在工作台边。杨哲的目光已经扫过工作台,瞬间就锁定了那个亮着屏幕的“怪东西”,眼睛瞪得溜圆,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“我去!林琦!”杨哲几步窜到工作台前,几乎是趴了上去,指着那个装置,声音都拔高了八度,“你真搞出来了?!就你之前跟我神神叨叨说的那个……能画画的板子?”
“雏形而已。”林琦咬了一口包子,温热的肉汁在口腔里化开,驱散了一些寒意。看着杨哲那夸张的反应,他紧绷的嘴角难得笑了,这大概是这些天来,他唯一能感到一丝成就和轻松的时刻。
“牛逼啊兄弟!”杨哲啧啧有声,绕着工作台左看右看,想伸手去摸那玻璃面板又不敢,“这玩意儿……看着就高级!全是芯片和线圈!跟科幻片似的!真能画画?跟纸一样?”他想象着,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画圈的动作。
“理论上可以。”林琦咽下包子,坐回工作台前,重新拿起那个小螺丝刀,“核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,笔尖移动改变线圈磁场,精确定位坐标。压感通过笔尖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实现,模拟不同力道下的线条粗细和透明度变化。”他的声音平静,及时再讲一遍也没有烦躁,眼神依旧异常明亮,专注地重新投入到调试中,小心地调整着感应器的灵敏度参数。“现在还在优化定位精度和压感层级的稳定性,延迟还有点高,抗干扰能力也弱。”
杨哲听得半懂不懂,但丝毫不影响他的热情。“靠!听着就复杂!不过你肯定能行!”他拉过旁边一个布满油污的小马扎坐下,托着下巴,看着林琦那双沾着油污却异常稳定灵活的手在精密的电路间穿梭,充满了力量感和近乎艺术的专注。“我就说嘛!琦子你这脑子,窝在这儿修东西太屈才了!你该去搞大发明!”
林琦没接话,只是专注于指尖的微调。屏幕上,随着他的动作,代表笔触轨迹的线条变得愈发流畅和稳定。每一次微小的参数变动,都让这个粗糙的原型机离他心中的构想更近一步。
这不仅仅是一个“能画画的板子”,这是他黑暗中摸索出的一个出口,是风暴过后他唯一能抓住的,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。他需要它成功,比任何时候都需要。
窗外的雨声反而成了背景音。小小的维修店里,只有烙铁偶尔接触焊点的轻微“滋”声,林琦调试时仪器发出的规律蜂鸣,以及杨哲在旁边啃着冷包子,絮絮叨叨说着学校里鸡毛蒜皮小事的背景音。这种平凡而略带嘈杂的温暖,是林琦此刻唯一的慰藉。
杨哲吃饱了,拍了拍手上的渣子,看着林琦专注的侧脸,犹豫了一下,还是压低声音说:“对了,琦子……我前两天,好像看见黄颖颖了。”
林琦调试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,但并未抬头,只是“嗯”了一声,示意他在听。
“就在市中心那片,下大雨那天。”杨哲回忆着,“她也傻乎乎地淋在雨里,我刚好路过,就把伞塞给她了。你是没看见她那表情,啧,又想骂我又不得不接伞,逗死了。”他想起黄颖颖那副别扭样,嘿嘿笑了两声。
林琦的脑海里,瞬间闪过几天前那场特大暴雨中的画面:自己狼狈地躲在小店门口,隔着白茫茫的雨幕,看到对面同样被雨困住的黄颖颖,随后是杨哲那小子咋咋呼呼地出现,把伞塞给她,自己却淋成了落汤鸡……当时他只觉时间不早,匆匆离开,并未多想。原来,杨哲也在那天见过黄颖颖。
“然后呢?”林琦的声音没什么波澜,继续着手上的工作。
“然后?没然后了呗,她把伞拿走了啊。”杨哲耸耸肩,随即又想起什么,语气带着点困惑,“不过……她上车前,好像往我这边……不对,是往我身后那条巷子看了好一会儿,眼神怪怪的。我当时光顾着躲雨,也没在意。你说她看什么呢?那条破巷子有啥好看的?”
杨哲后面的话,林琦没有太听清。他调试的动作彻底停了下来。
几天前,特大暴雨,市中心,黄颖颖……她往巷子里看了很久?
一个模糊的念头,在林琦的脑海产生。那天……他记得自己离开小店后,为了抄近路赶回老王这里修一台客户急要的工业控制板,确实走进了一条狭窄的后巷!当时雨太大,他扛着工具箱,步履匆匆,根本没注意周围……
难道……黄颖颖看到他了?!